解放台湾的最佳时间斯大林本答应帮忙解放台湾还借3亿美元买武器为何突然变卦?
各位观众,欢迎来到照理读史的节目。今天我们将探讨,它不仅是我国的内政问题,更是解放战争遗留下的最后一块难题。几十年来,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都期盼台湾能够早日回归祖国,然而,也有一些人提出了一个疑问:在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,我们与苏联结成了盟友,并且在外交上几乎是完全依赖苏联支持的。那时,苏联对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援助,甚至可以说,他们几乎将整个工业体系传授给我们。许多人因此感到疑惑,既然我们与苏联的关系如此紧密,而当时美国和苏联的关系已经开始进入冷战时期,苏联为何没有支持我们解放台湾呢?
我们知道,的海空军实力强大,但无论如何,与苏联相比是无法比拟的。如果当时苏联能够提供给我们强大的空军和海军力量,解放台湾岂不是手到擒来?特别是在1950年的早些时候,美国明确表示放弃了对蒋中正政府的支持,并声称不再对中国的领土问题感兴趣。台湾当时几乎是孤立无援的,既没有美国的支持,也缺乏其他外部力量的干预。那么,为什么苏联在中国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未能伸出援手呢?事实上,苏联虽然提供了大量的支持,但最终并未帮助我们解放台湾,原因却是一个意外的事件。
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后不久,主席就乘坐专列前往苏联进行访问。在新中国成立之初,西方国家,尤其是美国,依旧对新政府持保留态度,他们一方面继续支持蒋中正政府,另一方面却始终没有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。而此时,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纷纷表达了对我国的承认与支持。从国际角度看,选择与苏联结盟对我们来说完全是合适的。
在莫斯科,毛主席与斯大林进行了几次会谈,并向苏联提出了几项要求。按照道理,既然我们都是社会主义国家,应该要共同对抗帝国主义。然而,斯大林对自己国家的利益非常看重,尤其是与中国接壤的蒙古问题、旅大问题,以及苏联在东北的利益问题,都是需要讨论的议题。尽管我们与苏联结成了盟友,但要想让苏联放弃那些巨大而重要的利益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加之当时的朝鲜战争尚未爆发,斯大林对中国的军事能力也没有完全信任,因此并未全力支持。
与此同时,我们向苏联提出了一个重要请求,除了领土问题外,我们还希望苏联能够提供先进的海空军力量来帮助我们解放台湾。对此,斯大林并未明确答复,实际上这就是一种拒绝。于是,毛主席在苏联逗留了较长时间,但与斯大林的接触逐渐减少。就在此时,美国的态度发生了有趣的转变。
美国并不希望中国完全倒向苏联阵营,因此在1950年初,美国决定彻底放弃蒋中正政权,并公开声明对中国的领土问题不再关心。当时,台湾几乎是完全孤立的,既没有美国的支持,也没有外部势力的干预。斯大林显然意识到了这一点。美国的示好,实际上是在试图将中国拉到自己这边。面对美国的压力,斯大林最终有所让步,在多个问题上对我们做出了妥协。最终,斯大林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案:虽然不能直接提供海军和空军,但苏联可以向中国提供3亿美元的贷款,这笔贷款可以用来购买苏联的飞机和军舰。这个条件对我们来说无疑是有利的,借钱购买先进的装备,我们很快就能建立起强大的海空军,而解放台湾也指日可待。关键在于,当时的台湾并没有美国的保护。然而,就在我们准备展开行动的时候,朝鲜战争突然爆发了。
根据此前的分析,斯大林之所以支持金日成发动战争,恐怕与与苏联的谈判并不顺利有关。苏联希望通过朝鲜战争获得巨大的利益:若战争成功,金日成统一朝鲜,那么朝鲜的大量资源将归苏联所有;若战争失败,美军占领朝鲜半岛,甚至威胁到我国东北,那么新中国将不得不向苏联求援,苏军进驻东北,苏联失去的利益将被收回。最终,由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英勇作战,朝鲜战争未能达到斯大林预期的两种结果,但却让苏联对中国刮目相看,也为后来整个工业体系的转移打下了基础。
然而,朝鲜战争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,那就是美国突然意识到自己在东亚的主导地位岌岌可危。如果中国完全解放台湾,美国将失去在东亚的控制。金日成如果成功统一朝鲜,那么美军在东亚的存在几乎就只能局限于日本。因此,美国决定干预朝鲜战争,同时派遣第七舰队进驻台湾海峡,保卫蒋中正政权。美国并非是为了支持蒋中正,而是为了维持自己在东亚的地位。
另一方面,苏联的根本利益在欧洲,美苏在欧洲已爆发冷战。因此,斯大林并不希望与美国发生直接冲突,尤其是不希望在台湾海峡再次与美军对抗。朝鲜战争的爆发,使得我们不得不将大量的军事资源投入到朝鲜战场,而美国则在台湾海峡派遣了第七舰队,帮助蒋中正政权苟延残喘。如此一来,解放台湾的难度骤然增大。于是,我们选择先处理朝鲜问题,再谈。
实际上,大家也许不知道,在朝鲜战争初期的第一年,我们取得了巨大的军事优势。当时,我们提出了谈判的条件之一,就是要求美国撤出台湾海峡。然而,随着战争的持续,我们意识到美国不是蒋中正那样的政权,单纯的军事打击并不能轻易摧毁美国的意志。最终,双方选择了停战,被搁置,解放台湾的计划也因此被推迟。